万达|宰相和丞相的区别有哪些?谁的权力更大呢?
万达娱乐网快讯:
殷商王朝时期,“宰”这个文字第一次出现,它所代表的含义是“支持”;春秋战国时期,“相”字出现,最早的含义为“辅助”。因此宰相的含义是“辅佐天子、统领百官”,是中国历史上为官者权利、地位、名利的象征。
很多看官对战国的历史比较了解,秦扫六合,统一中原大地。
注意,这里设置的是丞相,而并不是宰相。秦统一六国后,设立了“三公九卿”,这里的三公为:丞相:最高行政长官,掌承天子,助理万机,权力非常大;太尉:掌管全国兵马军事,是除了皇帝之外的最高军事长官;御史大夫:检查百官,协助丞相。
三公的权力都是非常大,实际上,他们已经是最早意义上的宰相。西汉时期宰相在秦朝的三公的基础上做了一些调整。
第一:名称改变
太尉改成大司马。汉武帝时期废除太尉(军权),设立大司马;丞相改成大司徒。汉哀帝时期改丞相为国相,也叫大司徒;
御史大夫改成大司空。汉成帝时期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。所以三公更名为大司徒、大司马,大司空,这三个官职也就是实际意义上的西汉宰相。
第二:实权变化
西汉时期,三公权力有所下降,在三公之上还偶尔设立太傅、太保、太师几个虚职,没有实际权力和职权,但地位却很高。东汉万达平台登录初年,大司马改为太尉,大司空和大司徒改为司空和司徒。东汉末年,看过三国的朋友应该知道,董卓自封相国;曹操废除三公,自封丞相。
隋朝虽设有太师、太保、太傅和太尉、司徒、司空,但实际上都是虚职,没有实权。同时隋朝设有门下省、尚书省、內史省、秘书省、内侍省,其中门下省、尚书省、內史省三省权利极大,是实际上的宰相。
唐朝依然实行三省首脑为宰相,但有很多有才干的官员被封为“参预朝政”、“参知政事”、“同中书门下三品”、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”等衔名,这些官衔也属于宰相。
万达娱乐平台:www.fdptzc.com
北宋初期,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,参知政事为副宰相,枢密院掌管全国军政,也属于宰相。宋神宗时期,实行“元丰改制”继续实行了三省六部制度,设左右宰相。
元朝是蒙古人建立的政权,中书省权力最大,中书省的最高长官官职中书令,但实际上是一个虚职,实际的宰相权利归在中书令手下的左右丞相手里明朝初期,中书省设置左右丞相,但后因宰相胡惟庸造反,朱元璋废除几千年的宰相制度,随着时间推移,明朝出现了新的权利中心——内阁。内阁首辅就是实际上的宰相,只不过名字改了而已。
清朝万达平台登录虽仍有内阁,但权利却不高,在内阁之上,有一个满族人的皇族组成的“议政王大臣会议”,是国家最高权力;康熙皇帝设置‘南书房’,成为国家权利中枢;雍正皇帝设立“军机处”从此之后,宰相制等同于废除。
万达娱乐登录:www.fdptzc.com
为什么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历史,一定要设置宰相,有一定要慢慢废除宰相制呢?因为封建社会是世袭制,一般而言,各个朝代的开国皇帝都比较贤明,或者比较有作为,但谁又能保证,开国皇帝的儿子、孙子、曾孙子依旧贤明呢?
一旦国家遇到一个昏庸的皇帝,那对国家的发展是非常沉重的打击,所以,世袭制的封建王朝拥有宰相是非常有必要的,皇帝虽然是世袭制,但宰相可是有能者居,这样一来,一旦皇帝昏庸,但至少还有一个位高权重的宰相,能过保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。
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源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。
万达娱乐平台登录:www.fdptzc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