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为何每个朝代都有一个无性繁殖而生的先祖?

在《史记·周本纪》中记载了周朝后稷的母亲姜是如何生下了后稷。她有一次到野外去,看到地上有一个巨人的足印,心里很喜欢,就踩上去了,结果身体产生很强烈的感觉像是怀孕了,到了时候就生了后稷。后稷是历史上一个很有名的人,他擅长耕种植物,在尧舜时期做过农官,后人把他奉为农神。

这个故事流传很广。从历史记载来看,几乎每一个朝代、每一个民族的始祖的诞生,都有一个非性交而生的离奇故事。例如,中国古代杰出的哲学家老子,据说是一颗流星自天而降,使他的母亲怀孕而生下他的。秦始祖之生,也是他的母亲吞食了“玄鸟之卵”的结果:“秦之先,帝颛顼之苗裔曰女,女织,玄鸟陨卵,女吞之,生子大业。”清史典籍中记载了清王朝爱新觉罗氏始祖库里雍顺的诞生:天女佛库伦曾在长白山下的池中洗澡,吃了神鹊衔来的米果,就怀孕而生下了他。甚至宗教上也有许多这样的传说,例如圣母玛丽亚是处女而生子,释迦牟尼之母梦白象入怀而成胎,等等。

以上这些当然是神话。这种“圣人皆无父,感天而生”的神话有两个意义:一是说明这些大人物是天赐予的,是不同凡响的,从而给他们戴上了一个神圣而神秘的光环。二是他们很可能是群婚杂交的产物,知母而不知父。可以分析一下,简狄、姜等人都是在祀高时受孕的,高即高母,是原始时代被人尊崇的主管男女、生殖之神。她又名“郊”,因为她的祠庙建在郊野。每年有一个“祀高”的节日,青年男女在祭祀神以后,就可以在郊野进行野合。简狄、姜等人都是在“祀高”之后受孕,那么就很可能是在这个放荡的节日里所做的风流事的结果。当时,这类事可能并不是什么问题,但后人耻之,认为这些“圣人”、始祖竟是“杂交”、“野合”的产物,连父亲都不知道是谁,实在难听,于是就编出那套“感天而生”的神话了。这可以说是一种世界性的现象,正如摩尔根在研究希腊人和拉丁人由母系转向父系时所说:“他们保留了氏族始祖的母亲的名字,并认为始祖是由他的母亲同某位神交合而生的。”万达平台

古人为什么会群婚杂交,这难道是他们道德败坏、作风淫乱吗?其实,这没有什么可奇怪的,人类的诞生已经有三四百万年了,可是婚姻制度的建立至多只有四五千年,在人类历史上,男女的性关系有90%以上的时间都是处于群婚杂交状态的。这是世界各民族存在的一种普遍状态。群婚杂交也有不同的形态,最原始的群婚杂交表现在父母辈和子女辈都可以性交。中国古代的《吕氏万达平台春秋》上说:“昔太古常无君矣,其民聚生群处,知母不知父,无亲戚兄弟夫妇男女之别与上下长幼之道。”《列子》上说:“男女杂游,不媒不聘。”说的都是远古时代群婚杂交的情况。

传说中的中华民族的祖先,既是兄妹,也是夫妻,古代留传下来的一些“伏羲、女娲交尾图”,“交尾”就象征着他们有性交关系。这是不是“乱伦”、“道德败坏”呢?不能这么看,不能以今人的眼光去看待古人,因为那时还没有什么“伦”,还没有现代的道德标准。道德、规矩都属于上层建筑,而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,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。在原始社会,生产力十分低下,个人或少数几个人根本没有力量抵御野兽的袭击和大自然的灾害,所以只能以群落为单位生活在洞穴里,这就是《吕氏春秋》中所说的“聚生群处”。在群居的情况下,群交就是必然的了。

群婚杂交这种混乱的性交关系当然对人类自身的健康发展、对社会的和谐稳定很不利。人类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,逐渐认识到“近亲通婚,其生不繁”这个自然发展规律,又逐渐认识到了如果在性的问题上没有规矩、没有限制,就会常常在群体内部引发冲突。群婚杂交的弊端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。

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决定性的因素,生产力的发展,使改变群婚杂交的状况、建立婚姻制度成为可能。人类学会使用火了,不仅可以吓退野兽,而且可以烧熟食物、增加营养、增强健康。发明了弓箭,可以远距离地捕猎野兽,不必近身搏斗了。石器逐渐为金属器具所代替,在农业和狩猎方面都可以大大地提高效率了。这样,少数人就可以从原始群中分化出来,独立生活了,群居和群交逐渐淡化,建立婚姻制度才成为可能。所以,婚姻制度的实质在于对性交行为的限制。这种限制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,首先是限制了父母辈和子女辈的性交,然后是限制了兄弟姐妹之间的性交,然后又实行伙婚制,而且从族内婚发展为族外婚,最后才建立了一夫一妻制。万达平台

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源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。

万达注册:www.fdptzc.com

相关文章

********
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

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